产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 凯发k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帮扶政策仍需精准发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帮扶政策仍需精准发力

时间:2022-05-25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html模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帮扶政策仍需精准发力

在福建泉州石狮市的一家纺织企业,工人在工厂里忙碌。目前,福建省泉州市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一些企业逐步复工复产。 周 义摄(新华社发)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7,按可比口径环比下降0.4点,连续4个季度下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其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8个分行业指数全部下降,降幅较大的为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指数,分别下降0.9点和0.8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亟需精准研判形势,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和市场预期的政策,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景气状况回落

3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6,环比下降0.6点,连续两个月呈下降态势。“连续下降源于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朱玉分析,一方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俄乌爆发武装冲突,大宗商品和能源矿产资源紧张,高通胀引发主要经济体缩表加息,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甚至超出预期,这给中小企业发展造成压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融资难融资贵、应收账款回款难、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凸显,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景气状况有所回落。

具体而言,2022年一季度,反映企业信心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7.5,比上季度下降0.5点;市场指数为81.2,比上季度下降0.9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国内订单指数和销售量指数全部下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令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加之部分政策统筹协调不够、落实不到位且存在‘一刀切’‘运动式’等情况,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受到较大影响。”北京赛迪产业大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汉琳认为,部分企业生产有所放缓甚至停产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不畅,消费和投资恢复势头放缓,资本市场反应较为敏感。

此外,在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6个行业融资指数和5个行业流动资金指数下降,部分创新型企业贷款意愿不强,传统企业又难以获得贷款,融资质量总体呈下降态势。

融不到资让盛祥(北京)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锡才犯了难,他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资金问题。“家政属于轻资产行业,没有太多固定资产可进行抵押或担保,很难从银行获得充足贷款。”由于流动资金有限,杨锡才暂缓了扩大业务的脚步,门店也仅保留北京一家。“今年本打算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下大力气,也在相关领域申请了专利,但受疫情和资金影响,很难持续投入聘请专业团队、设计产品、布局门店等环节。”

“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我们听到这些帮扶措施时真的很欣喜,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偏差。”杨锡才告诉记者,希望现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更具针对性,适当减少中间环节,让资金流向真正有需要、也确实有能力偿还的企业。

中小企业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朱玉建议,应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创新型企业等重点群体的支持,畅通财政、金融政策直达机制;实施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拓宽税收政策覆盖面,例如,将制造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的政策拓宽到服务业,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从制造业等6个行业拓宽到全行业;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障公平竞争,提振市场信心,扭转发展指数连续下降态势。

效益有待改善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及重要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3月下旬与3月中旬相比,38种产品价格上涨,11种下降,1种持平。调查显示,84%的企业反映一季度生产成本同比增加;86%的企业反映主要原材料及能源的购进价格同比增加。

“中小企业面临上游价格上涨和终端需求不足双重挤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经营成本压力将在今后一段时间持续存在。”朱玉说。

对此,朱玉建议,强化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和预警,稳定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保障物流通畅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今年提出对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存量部分一次性退还,凯发k8国,增量部分由原来按比例退还改为足额退还,这些政策若落实到位,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下游,传导成本上涨能力弱,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一季度效益指数为73.9,比上季度下降0.5点,处于历史较低位。汉琳告诉记者,虽然当下中小企业处于较为困难的境地,但不乏一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逆势上扬,“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的创新活力持续攀升,这意味着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发展动能也在持续增强。向‘专精特新’迈进是提升中小企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由之路,应构建区域内产业链协同关系,促进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供应链合作”。

“我们将在金融服务、人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及管理、品牌塑造、资本市场等不同维度集中力量为企业赋能,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朱玉说。

劳动力供应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劳动力指数为105.6,与上季度持平,是唯一没有下降的指数。“由于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市场总体平稳,春节后员工陆续返岗。一季度劳动力供应指数为112.8,上升0.2点,高于景气临界值。”朱玉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普工和技工短缺。中小企业面临一线工人老化、青黄不接的考验。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公司发布的《2021年蓝领用工及薪酬管理调研报告》显示,近70%的中国企业面临用工荒,55%的企业面临蓝领用工荒。

从事饲料行业多年的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然对此深有感触:“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饲料生产对从业人员体力要求较高,不少‘90后’‘00后’更愿意从事快递、外卖等灵活职业,愿意到车间的不多,目前我们的工人年龄偏大,生产效率较低。对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又缺乏充足资金,‘用工贵’制约企业长期发展。”

在朱玉看来,数字化转型是解决中小企业用工难的有效方式。“有关人工智能方面调查问卷显示,在使用了人工智能后,70.9%的企业表示一线生产或操作岗位用工减少。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推动相关产业促进政策落地,探索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开放数字化转型资源,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BOSS直聘分析师单恭则认为,造成蓝领用工荒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蓝领招聘行业存在不少用工违法违规问题,求职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他建议,应该完善蓝领用工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保障蓝领求职者合法权益。 (经济日报记者 李?达)

相关文章推荐: